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科学术社团资助项目(24SGD06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研讨会暨2025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1-21点击量:

1月19日,由中国古都学会、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承办,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国际长安学研究院、西安古都学会、西安历史地理学会协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研讨会暨2025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在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长安校区举行,来自中国古都学会、西安市社会科学院、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以及西安地区各高校、社团的代表百余人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副院长郭响宏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校外主要有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院长(副主席)李博,《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融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四川记者站站长陆航;校内主要有我校原校长、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教授赵世超,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国际长安学研究院院长萧正洪,研究生院院长、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院长李秉忠,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党委书记孙伟,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社教等。

李秉忠代表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辞,欢迎出席此次报告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市民朋友,同时感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西安市社会科学院以及中国古都学会等单位对本次会议的鼎力支持。他回顾了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及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的发展历程以及建院八十年来所取得的瞩目成就,指出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历史学科既肩负着服务国家的使命,也承载着服务陕西的责任;此次市民大讲堂,正是学术研究服务社会新形式、新探索,期望市民大讲堂能够成为西安市民的文化盛宴,为陕西和西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李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国在激荡的世界文明中立足的根基,唯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方能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西安市社科院与中国古都学会共同策划、协力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学术组织与地方智库开启合作的成功实践,也是国家级智库与地方社科平台优势互补,形成强大智力资源整合的创新成果。

萧正洪指出,中国古都学会创立至今四十余年,一直秉持“有用于世”的学术传统,市民大讲堂正是实践这一传统的重要平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于社会大众。西安市社科联设立“市民大讲堂”这一平台,充分彰显了独到的眼光。中国古都学会与国际长安学研究院将秉持积极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精心准备每一堂课,以长安为基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令其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得以传播,在全社会各个阶层中得到更广泛的理解与深刻的认识。

主旨发言环节,赵世超做《长安与长安文化》的专题报告。他分析了长安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以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根源,指出在以长安为中心的秦岭北麓的黄土地上,家族制度和祖先崇拜具有深厚的传统,这为以家天下为特色的早期王朝在此建都奠定了基础。研究长安文化,既要有分析的态度,还要有发展的眼光。在黄土地上孕育、成长起来的长安文化,在古代社会虽然具有有利于政治统治的确立和稳定社会的优点,但当农业社会必须让位于工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时,长安文化所包含的负面因素也应该引起注意。

本次研讨会共进行了三场小组讨论。第一场,萧正洪就中国古都学会、国际长安学研究院2025年工作部署和西安市社科联关于2025市民大讲堂的工作进行了安排。第二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课题组成员邓锐、张光伟、杨瑾、葛洲子、张寅、聂顺新、肖爱玲和侯亚伟等先后就“长安文明与文化的数字化虚拟与再现”“长安文化的国际化构想”“长安文化与黄河文明、丝路文明的关系”“长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专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并开展了深入交流。第三场,与会学者与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出版社的同仁一起,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读本的编辑工作,在读本的规模、形式、针对群体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从事长安文化研究、学术研究如何服务社会,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均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撰稿:张献斌;摄影:高昊飞、林叶、彭浩轩

相关报道:

西安市2025社科普及“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举行

中国古都学会联合西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长安”主题学术研讨会暨2025“市民大讲堂”首场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