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陕西历史博物馆庞雅妮副馆长做客集贤讲堂

发布时间:2024-12-30点击量:

(通讯员:王子谞)12月27日下午,庆祝历史学科创建八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暨集贤讲堂第424讲在长安校区文渊楼1313教室举行。应学院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庞雅妮副馆长应邀来访beat365官网并作了题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博物馆展示与传播——以“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策划与实施为例”的专题讲座。学院考古文博方向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杨瑾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庞雅妮副馆长就为介绍了“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总体情况。该系列展览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自2017年开始筹划,2018年起正式策划实施的一个重点展览项目。系列展览分别由“彩陶·中华”“玉韫·九州”“吉金·中国”三部曲构成,其中,第一部“彩陶·中华”和第二部“吉金·中国”展,以分别于2020、2023年成功举办,第三部“吉金·中国”展正在积极筹备中。庞雅妮副馆长强调“早期中国”系列展览是一个具有明确学术目的和强烈社会使命感的系列展览,其目的就是为了系统转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学术成果,紧接着庞雅妮副馆长详细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陕历博团队的策展思路。

第一部分“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聚集古国时代初期或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庙底沟文化,探讨这一时期以彩陶为媒介所成就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融合与“多重花瓣”式文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华夏文明的渊远源头。第二部分“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聚焦古国时代早期及晚期或古国时代第二、三阶段区域文明的互动及其兴衰,探讨这一时期玉礼器如何助推和强化神权、军权和王权的中华文明起源发展模式,以及其所奠定的中华礼制文明的史前基础。第三部分“吉金·中国——青铜视角下中华文明的整合与重组”展,聚焦古国时代晚期或古国时代第三阶段及王朝文明早期,探讨这一时期青铜冶铸技术的本土化进程,以及凭借“华夏风格”的冶铸技术如何使王朝文明的国家控制力不断增强,并以此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华礼乐文明。

在交流环节,庞雅妮副馆长就“博物馆策展”等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并为同学们赠送了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出品的《陕博日历》系列图书。

最后,杨瑾教授为整场报告做总结,并代表全场师生对庞雅妮副馆长的到来以及精彩报告表示由衷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