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1日上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著名敦煌学研究专家郑炳林教授应邀做客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beat365手机版在线登录院长贾二强教授主持。
贾二强教授介绍了郑炳林教授的学术成果和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接着郑炳林教授做了题为《晚唐五代敦煌僧尼违戒——以饮酒为中心的探讨》的学术报告。
郑教授首先从中国饮食文化入手,讲到中国的酒文化,结合敦煌地区的洞窟壁画所反映的内容,生动地给我们讲述了如何从图像证史的角度研究敦煌学。同时讲到中古时期(公元三到九世纪)的敦煌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居住的分界线,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丛林制定出了清规戒律,最终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进程。紧接着郑先生话锋一转,给我们讲到敦煌地区的佛教教团的基本情况。从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的文书特别是佛教世俗文书中,我们看到敦煌地区的佛教教团也把官府的律令格式也引入佛教教团,表现出了浓郁的中国特色。
接着郑先生从敦煌地区的佛教教团的戒律与清规、科罚制度、试经与考课制度、世俗化倾向等方面给我们大致的概括了敦煌地区从吐蕃占领到归义军时期的佛教教团的情况,重点以饮酒为中心分析了敦煌地区僧尼的违戒现象。郑先生从敦煌文书入手,给我们讲了敦煌僧尼违戒的表现特征主要有僧人饮酒、寺院及其机构造酒、僧人食肉、蓄养牲畜、淫欲并拥有家庭等方面,让我们对敦煌僧人违戒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最后的总结中,郑先生指出,敦煌地区僧人违戒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敦煌佛教教团内部发生演变的影响,又有吐蕃占领时期大量内地居民的迁入使敦煌地区居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作用,还与敦煌处于中西交通的地理位置有关。郑先生在讲座中既引用了敦煌文书,还广泛地结合正史、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使论证极具说服力。
讲座结束后,郑先生与学员进行了学术交流。主持人贾二强教授总结了郑炳林教授的讲座,谈到利用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王庆昱)